他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塑料厂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塑料专业
撰写了我国第一本高分子专业教科书
澳门赌场院士、我国高分子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四川大学教授徐僖先生,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2月16日14时01分,在成都家中不幸逝世,享年93岁。据悉,徐僖追思堂设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320室,徐僖遗体告别仪式定于本月22日9时在东郊殡仪馆举行。
徐僖是我国高分子材料事业的奠基人,曾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塑料厂,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塑料专业,撰写了我国第一本高分子专业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
徐僖生平
1921年1月16日生于江苏南京,是杰出的科学家,澳门赌场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并考取本校研究生,在染料专家侯毓汾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五棓子染料。1947年考取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庚款留美研究生,赴美国宾州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化学系留学,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塑料专业和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先后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重庆棓酸塑料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先生之逝
去世那天
本来打算去上班
徐僖是我国高分子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高分子材料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和“学科领路人”。他60余年如一日勇于开拓、无私奉献,追求真理,鞠躬尽瘁,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为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从无到有并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推动高分子材料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研究生教育发展等作出了卓越贡献。
尽管已经90多岁了,徐僖一直坚持着每天上午到办公室工作,中午休息一下后,如果精力尚可,就又坚持工作。在同事们的眼中,“工作就是他最大的爱好”。他生前的同事介绍,他即使生病也不愿意去医院,因为他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工作的习惯,总愿意处于工作状态。据介绍,春节前徐僖都每天到办公室工作,直到2月8日除夕前一天才“放假”。春节期间徐僖也还在处理工作信件。春节后,徐僖15日和16日都准备去办公室上班,但因故没有去成,没想到竟成了永远的遗憾。
先生之德
丧事从简不收礼金
师生送来上百花圈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川大,远远就看见川大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外摆放着川大师生以及徐僖先生的学生们自发送来的上百个花圈。川大师生们说,他们都知道徐僖先生的“规矩”——绝对不允许送礼金礼物,只好送上花圈表达哀思。
一位不愿意记者披露其姓名的退休女教师是徐僖的邻居,也曾是他的助手,更是他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一直跟随先生工作约30年(为叙述方便,文中称为“闻老师”),据她介绍,当年徐僖先生的夫人去世,同事们都送去了礼金,结果被一一退了回来。
徐僖去世后,川大曾打算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但徐僖的儿女们表示,遵从父亲遗愿,简办丧事。“闻老师”介绍,前几年徐僖夫人去世后,他们甚至没有像大多数人家一样“搭棚子”,只是在家里面简单悼念。她说,目前设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320室的徐僖追思堂,是川大高分子研究所和实验室设的,川大则计划在22日举行一个遗体告别仪式,以寄托大家的哀思。
先生之风
一生简朴
书柜都是包装箱改的
徐僖先生的简朴是出了名的,但走进他的办公室还是有些出人意料:大约1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一个老式办公桌上一个有着长长裂口的玻板——据说这个裂口还是老先生自己用胶布粘上的;一套已经有些塌陷的老式沙发;一面墙摆放着里面装满了书的书柜,地上还摆放着不少书籍。“闻老师”说,那些书柜都是25年前徐先生让人用包装仪器的箱子改装成的,后来搬办公室也一直不愿意换,“徐先生坚决不准给他配‘老板桌’。”环顾办公室,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已经很有些旧的微波炉了。
徐僖也是上海交大聘任的教授,但他自受聘起就没有领取过一分钱的工资——按规定他是可以领取不菲的薪酬的,而且连上海交大按规定分配给他的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一套住房也退还给了学校。“闻老师”介绍,徐先生的兼职非常多,但他从来不领取兼职薪酬,实在推不掉的也交到单位,待适当的时候捐给灾区等,后来还利用这笔“存款”设立了“攀登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们。
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饮水思源,助人为乐”。他的最大心愿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
先生之名
聚良操美德为泰山北斗
合景行亮节成万世师表
徐僖去世的消息昨天传出后,微博立即有了反映——不少学生通过微博悼念这位“中国塑料之父”。他的学生向明拟撰的挽联“聚良操美德为泰山北斗,合景行亮节成万世师表”也被广泛传播。微博名为“孤舟寂寥人”的网友写道:“看到徐僖老爷子去世的消息,想起某年在南园食堂门前下课了的我们正碰到老爷子遛弯,一大堆学生分列两旁,给老爷子让路。那份尊重是发自内心。大家笑言,老爷子是我们的祖师爷……”
徐僖的高尚品德和渊博的学识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学生亲切地将他称为“祖师爷”。得知“祖师爷”去世的消息后,不仅川大师生纷纷赶往设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的追思堂表达哀思,外地的学生也纷纷托人送来花圈悼念,甚至不少学生昨天就“打飞的”来蓉祭奠老师。据了解,徐僖所教的第一批——1953级的学生如今也该年近八旬了,但昨天已经有一名1953级的女生从山西飞抵成都悼念恩师。
本报记者 周波 摄影 刘阳